從李泰祥老師的逝去再論「西體中用」的台灣流行音樂傳承與發展方向

文/謝啟彬



2014年開年第一件遺憾事,絕對是李泰祥老師的逝去...

有關李老師的事蹟與作品,網路上或媒體上已經非常多,我只想再度用自己的觀點來向他致敬,就是有關很多音樂家都知道的《橄欖樹》是Dorian調式這件事。

各位可以先參閱這四篇詳細的舊作文章,以及其後的許多延伸閱讀等:

爵士樂與古典樂的交會—從John Coltrane的《Impressions》聽起

居爾特、多里安、橄欖樹、魯冰花、鐵達尼、柯林頓與007

民歌運動?另一種音樂層面切入的探討

得真正切入音樂層面來看—巴西的Bossa Nova與台灣民歌運動之異同與比較


這裡查到的資料,《 橄欖樹》是1973年最後完稿的,李泰祥老師去完美國之後

(李泰祥:台灣本土音樂家之影音典藏)


雖然很多資料都很不齊全(很多媒體訪問的“音樂人”是“音樂文字人”)

但是我相信他當時一定聽到很多類似Simon & Garfunkel《Scarborough Fair》那樣的曲子,那是13世紀的英格蘭民謠了

為什麼我一直要強調這個?因為Dorian並不存在於中國傳統音樂或是老式流行歌曲中,這是「西化」的一個很重要證明,如果在日本,早就寫成專書了,但是好像截至目前我都只看到寫李老師「學院派出身」,好像學院派出身就該知道這些音階聲響似的

是有,但是在西洋音樂史中是擺在中世紀文藝復興教會調式那兒教的,而且都是教過就“算了”,但李老師會去選用這些聲音,在我的觀點,這才是他獨特之處,從「方法論切入」。



另,補充一首李宗盛很早期的作品《生命中的精靈》:



你要一直從感人的歌詞、文學意境切入,很好,我也覺得很棒,但是音樂還是要有討論音樂的部分

知道這首歌前奏跟主歌是Dorian,很重要嗎?

我覺得很重要!如果你真的要討論華語流行音樂的輝煌史

我認為不能老是將重點放在「華語」,而要擺更多在「音樂」

有什麼優點?什麼缺點?受什麼影響?影響了誰?

這個結沒去解,或是故意跳過無視,永遠就只能自我沈溺了!

偏偏台灣很奇怪,會講話的都是寫文字的搞行銷的

會音樂的都被視為「工匠」或「幕後工作人員」、「技術團隊」

最後,從李泰祥對比久石讓,你看到了什麼呢?

我看到了國人長久以來對於「嚴肅音樂」與「娛樂音樂」的認知定義,以及對「跨界」與「應用」的態度




另可參考管仁健先生的文章:百無「禁」忌的新聞局,與李泰祥差點被禁的〈橄欖樹〉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所以你就知道用「歌詞」來介紹流行音樂,變成了台灣主流觀念的問題
因為音樂就是音樂,歌詞卻可以給人聯想空間
在威權的年代裡,統治者不會因為音樂有Groove而禁止你出版
卻會因為歌詞的直接或是暗示可能或是傷風敗俗來禁止你出版
當然你說因為舞會彈子房之類的「場合」原因,一些歌曲列為禁忌,也是有的

別誤會我在提倡歌詞無用論,好的歌詞也是很棒的文學藝術,我只是提醒大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完全用歌詞去評定或分類是很可怕的事情(譬如行之有年的金曲獎國台客原語言分類已經產生了很大的問題,而這獎項主辦的單位就是文化部的前身之一新聞局)



延伸閱讀:

“II-V”(2-5)和絃連結類型-從不同種類的音樂中都可找出線索!

鍛鍊你的「爵士耳」—如何真的聽到不同音樂之間的同樣和絃進行?

小美人魚跑到上海去邊喝蘋果西打邊跳扭扭舞—回溯國語流行歌曲的音樂風格影響(一)

為什麼我們的流行音樂走入困境?(文字版)

從「動感歌曲」與「芭樂歌」的分界談起-我們認識的流行音樂都還有其他你不知道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