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到底崇的是什麼洋?-帶您回顧一段美國爵士樂影響國語流行歌的時空交集點

文 / 謝啟彬



你可能看過不少中英文文獻與著作,許多人從歷史背景的角度,來討論老上海的流行音樂帶有搖擺爵士的風味,甚至更多人從生命經驗上出發,懷念當時的老歌、當時的明星、當時的娛樂文化,甚至當時的場景等等。不過為何那些老歌都用了西方音樂的樂團編制伴奏,不只是歐洲的管絃樂器,甚至有美國來的爵士樂器與樂團呢?這點好像大家就習慣性接受了,一直到今天。

然而,為什麼台灣早期的電視台製播「群星會」時,後面的樂隊都是爵士大樂團(Big Band)編制呢?為什麼很多首所謂上海時代的國語老歌,都會搖擺(Swing)或是出現美國鄉村風(Country Western)呢?還有一件很關鍵的事,中國的音階,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國樂,本來是流行音樂的基礎,但從三〇年代之後,華語流行歌曲或是所謂的「新音樂」就有更多的大調小調 (Major & Minor, Tonal Music),或是和聲小調(Harmonic Minor),甚至是藍調(Blues),又甚至是教會調式音階(Modal Music)呢?



音樂上來說,許多民初的流行歌曲都受過爵士樂的影響,但是把中國(或華語地區)跟日本擺在一起比的話,很明顯地爵士樂的發展在前者出現了關鍵性的“斷裂”,當然我知道這跟戰亂與大時代變遷有關,這部份之前我受AIT委託規劃講座時也提出過,我們在1945年之後跟Bebop現代爵士樂的發展斷裂“脫鉤”了,但只是想找到更多的參考資料,而不是我自己的認定,因為在華語地區長久以來對爵士樂的認知,其實跟“主線”不大一樣。簡單說就是娛樂型的爵士樂跟藝術型爵士樂在亞洲的發展脈絡之追溯。



而從「中華民國」的角度來看,我們可能看不到全貌-譬如國共內戰,最後國民黨政府1949年“轉進”台灣來台一樣,看似沒有影響,卻大有關係啊!譬如我們華人認知的爵士樂,就一直是上海租界那套,也就是Swing Big Band那套,而日本不一樣,在二戰前,日本人是跑到中國上海去學習(或接近)爵士樂的哦!但戰後日本當地還有很多美國軍隊,相關的娛樂或音樂都還是跟美國的動態一直連結着,所以日本的爵士樂也這樣發展起來啦!

台灣的狀況是要在美軍顧問團在韓戰爆發後來台,才繼續去銜接那些比較屬於舞廳的爵士樂,也就是Swing Style或六〇年代的Latin狂潮,譬如你就不會聽到1950~60年間,台灣有沒有Jazz Pub,但是在日本東京、橫濱、神戶、沖繩就有一樣。而日治時代是的確有許多音樂人,作曲受到爵士樂風格影響的,譬如之前撰文討論過的楊三郎之《港都夜雨》,就是從音樂上切入來發現DNA。

諸如此類的興趣與探討,除了幾年前AIT找我做這部分講座規劃,觸發我開始產生興趣外(還是要把我媽是高中歷史老師的好理由拿出來XD),最“震撼”的是,二戰前日本人跑去上海去學爵士樂這件事,是一位日本政府的文化官員親口告訴我的,她說她大學裡有學到這段歷史。我推論一下是很有可能的,但是日文資料都進到學院等級的話,我是想先找找中文或英文資料先,直到我讀了下列兩本書:


「天涯歌女─周璇與她的歌」(洪芳怡)(台北:秀威資訊,2008)

洪小姐的碩士論文,剛好跟我的第一本書「爵士DNA」同一家出版社,所以有幸拜讀,也喜歡她用音樂性分析(歌曲)的角度來切入,而非華文世界常見的用「歌詞」切入之分析法弊病。除了先前所談到的中國音律與西方音律,在那個時代的交匯融合外,在書中她甚至介紹到了樂團編制與編曲上的改變,尤其提到了中國流行音樂之父-黎錦暉的事蹟。而洪芳怡的著作之參考書目中,有一本可以說是極為關鍵的作品,也就是由美國作家安德魯瓊斯所寫的這本書:


Yellow Music: Media Culture and Colonial Modernity in the Chinese Jazz Age (Andrew F. Jones)

中譯本為「留聲中國:摩登音樂文化的形成」(宋偉航譯)


這兩本書都很精彩,也在中外學術圈引起不小的討論,不過在台灣,以我們的前輩之歷史觀的養成以及先入為主的觀念,私以為有興趣的人或是大眾傳播媒體,關注的還是老明星、懷舊老歌、上海風華等等,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自然被視為舊時代的過去,供大家緬懷或傳唱而已。

但是等等......最前頭提到的疑問呢?


姑且容許我用最擅長的爵士樂領域,來幫各位“中外相接”吧!先不論許多學術上的探討論述,如中樂西化與新音樂運動的產生,或是西方文化的進入中國等等“論文級”議題,當上述兩本書給了我們一些線索後,最簡單地來說,跟馬可波羅來中國、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利瑪竇彈鋼琴給皇帝聽、豐臣秀吉在葡萄牙人的船上喝到葡萄酒、湯姆克魯斯打完南北戰爭後沒有跟著凱文科斯納去打印第安人與狼共舞卻被請去日本打末代武士(其實是影射西鄉隆盛之薩摩藩)......,答案就是:

真的有美國來的爵士樂手在中國上海停留過一段時間!


(圖片來源)
他的名字叫巴克克雷頓(Buck Clayton),是知名的爵士樂大師貝西伯爵(Count Basie)的堪薩斯市同鄉,後人與正史上也多知曉他擔綱Count Basie爵士大樂團的當家小號手為多,殊不知他在加入Count Basie之前,就曾先加入另一位搖擺時期(Swing Era)的大師艾靈頓公爵(Duke Ellington)的大樂團,也就跟許多靠音樂討生活的樂手一樣,Buck Clayton在美國西岸大城洛杉磯,組了一個樂團叫「哈林14紳士」(14 Gentlemen from Harlem),是個標準編制的爵士大樂團(Big Band)。



誒?剛剛我們不是說他是堪薩斯市(Kansas City)來的嗎?怎又變成東岸紐約哈林區來的呢?原因我猜很簡單,就是在做場界取個響叮噹的名字,除了能力外,名氣也比較容易累積啦!因為Buck Clayton是黑人音樂家,團名說是大都會紐約來的,還跟黑人很有連帶關係(哈林,Harlem),在競爭激烈的爵士樂壇自然比較容易闖出名號。



也因為這樣,跟湯姆克魯斯一樣(XD),他的樂團因緣際會跨過太平洋,被找到當時亞洲最繁華的都市-上海去駐場表演,我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過許多娛樂圈如飯店或是夜店,常會請老外團來駐場幾個月或簽約一年兩年,或者是遊樂園區度假村會請許多東歐俄羅斯來的雜耍團或馬戲團來常駐表演一樣,這在台灣很平常,在今日澳門的賭場區大飯店中很多,甚至在全世界許多度假勝地也是這樣的狀況。

為甚麼一直cue我啦?我很忙...XD



而在1934至1935年的時候,Buck Clayton跟他的樂團,就是以這樣的性質與名義來到上海淘金賺錢,並停留了將近一年的時間(60年代時英國的Beatles也曾經到德國漢堡去駐場演出討生活,後來才紅起來)。在當時中國的繁華大都會-上海,音樂家們的消息流通與人才流動是非常快速的,根據史料記載,“崇洋”的黎錦暉(請注意這不是負面用語),私下找了Buck Clayton學習,有點上私人課的味道,從他們不算長的交集過程中,想必有許多新知的啟發,以及對所謂「新音樂」的認識。

(圖片來源)

黎錦暉對爵士樂以及其他西洋音樂風格的吸收,也進入了他的創作與改編素材之中,甚至包含了他之後創立的「明月歌舞團」,裡頭就有知名的歌星周璇,以及另一篇文章中提到的作曲家陳歌辛(《玫瑰玫瑰我愛你》、《夜上海》、《恭喜恭喜》...等諸多名作),還有弟弟黎錦光(創作《夜來香》、《香格里拉》、《鍾山春》、《愛神的箭》…等)、駐團作曲與指導嚴折西(《等著你回來》、《如果沒有你》、《許我向你看》、《兩條路上》…等),周璇的前夫嚴華(《月圓花好 》)都受到了黎團長的音樂風格灌輸之傳承。



甚至1863年所創作的古巴哈巴涅拉曲風名曲《La Paloma 》(西班牙作曲家Sebastián Iradier所作),都已經由黎錦暉於三〇年代引進並填成中文詞,交由周璇演唱成 《鴿子》,請注意,這絕對不是台灣那卡西或是坊間爵士鋼琴教授的“義大利探戈”!這是Habanera舞曲,來自古巴,在西班牙流行,風行全世界:



另外一首則是十九世紀的歐美童謠《Polly Wolly Doodle》,因為1935年的美國電影風行,1936年黎老師也填了詞讓小周璇唱了 《薔薇處處開》:



就斗膽拿我自己當個例子好了!二十年前我在台灣的音樂學校裡學的是古典音樂,但是我的主修老師是外國人,所以很自然而然地,我就同時會接觸到許多在台灣並不熟悉的西方藝術文化,而自然我們不會放過這樣的吸取新知機會。時空轉換,設身處地想一想,當時這些中國的“文青”(知識份子、藝術家)們,在遇到真的從“美利堅合眾國”來的爵士樂手,是怎樣的雀躍心情,又怎樣抓住機會,盡可能地吸收了吧?


(這首曲子的旋律與和絃加上伴奏有沒有給你很強烈的Blues感呢?)

回過頭來說,你認識黎錦暉嗎?應該不認識,因為這部分的歷史隨著國共紛爭,就被“選擇”了,台灣方面目前能夠查到有關於黎的資料,多是他創建明月歌舞團,與創作多首兒童歌舞劇音樂作品,甚至如前頭所說,因為他大量於流行音樂界創作,後來的音樂被批評為「黃色音樂」(Yellow Music,有色情之貶義,報論曾有「淫樂」之稱),甚至在大陸文革時被批鬥的事情。而民初至對日抗戰前,有許多音樂界與知識份子之間對於傳統與創新音樂路線之爭,也是史家多所著墨之處,至於台灣的部分有許多偏向於所謂蕭友梅派的論點,自然是因為他們的弟子來到了台灣(自由中國)並進入音樂教育界之故,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不過歷史的有趣點也在這裡,從中國國民黨的《總理紀念歌》所更名而成的《國父紀念歌》,我們從小都會唱的,音樂課本裡頭都有的,是一首五聲音階的音樂作品,而作曲者,正是彼時在台灣“不太政治正確”的黎錦暉喲!這點國民政府倒是還蠻尊重智慧財產權的,沒有刻意“封殺”掉,不是嗎?^^ 話又說回來,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作曲者也是黎的高徒聶耳哦!



而這麼多的作曲家,在當時都是為中國第一家唱片公司-「百代唱片」效力的,百代就是法文「Pathé」的音譯,也就是法國百代兄弟的電影公司,世界上第二家最早的電影公司,他們在十九至二十世紀初將商業腳步踏入上海,也將海外的設備與人才輸入到中國,後來又於二〇三〇年代交接時賣給了英商哥倫比亞(Columbia;美國發跡,但是英國也有公司,而台灣常聽到的古倫美亞則是日本代理公司),後來又賣給了英商EMI,所以為何EMI在華文世界還是被稱為百代唱片或科藝百代唱片......扯遠了,所以各位可以看到跨國商業集團的力量在世紀動盪的年代,仍然一直在做生意買賣收購轉讓的 ^^

應該說,民初的華語流行歌曲跟爵士樂之間有關聯,是不用懷疑或翻案的了!因為從音樂本質上去聽,很多關聯很快就知道了,為了我自己有長期在教爵士音樂與世界音樂的課,這方面的資料還是很重要的。有了上述一些文獻資料的佐證,幫助自己從音樂角度切入的觀點正確,因為我是一個無聊的爵士樂手,老愛聽什麼音階什麼和絃什麼編制...哈哈!但是能找出這些線索我都很開心呢!



簡單的幾點結論:

1. 二三〇年代許多中國的作曲家或音樂人,都在上海跟猶太裔與俄羅斯的外國音樂家學西方音樂理論,而西方樂器編制與編曲不只歐式管絃,美式爵士樂隊或百老匯歌舞劇樂隊的編制,也已經逐漸跟傳統中國音韻融合。歌詞的寫作與韻腳,還是非常傳統的對仗與五聲音階轉音,但是伴奏的樂器已經不同,甚至節奏上受到了影響

2. 三〇年代也確有美國爵士圈中人到上海停留演出,彼時的中國作曲家跟他們私下學習,也造成一些老上海的華語流行歌曲,帶有些許爵士搖擺風或和絃進行不若傳統。而不要忘記當時的爵士樂是所謂的搖擺年代(Swing Era),跟娛樂圈緊密地結合,大夥記得的還是那些知名歌星與傳唱旋律,但“背後的聲音”已經慢慢滲入且轉變,而許多作曲家以藝名或化名發表,讓後代不知道原來都是同樣那些人


3. 在對日抗戰前,上海是亞洲最繁華的國際性大都市,我們在歷史課本中都學過,在十九世紀中期(1845)已經出現了「租界」這種產物,西方列強因清廷1842與英「鴉片戰爭」戰敗簽訂南京條約,開放五口通商,西方文化也大量進入上海,譬如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等,以及各地來的僑民,這種文明的交匯將近百年,二十世紀後爵士樂於美國發源,前段提到的日本人跑來上海學習爵士樂、美國人來到上海演奏爵士樂、猶太人避居上海從事各項活動甚至投資、教育等...各地來的人事物匯集於上海,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為止。而我們應該比較記得八百壯士與四行倉庫的事蹟...

4. 真實的世界裡頭,所謂學院與通俗的音樂融匯,其實是一直存在著的,就跟蓋希文與諸多百老匯歌舞劇作曲家一樣,他們把當時身邊出現所有的音樂風格,甚至是新奇的聲響都運用進所謂「商業音樂」(唱片、電影)中,但是這些“跨界”作曲家陷於「雅」、「俗」之爭,甚至「道統」、「特立」之爭的漩渦中,卻從來沒有斷過,古今中外亦然。所謂的嚴肅作曲或理論作曲或學院派,是不是就可以解釋並處理一切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這首曲子其實原本是美國曲《Seven Lonely Days 》,然後中文詞哦!只是大家以為是國語老歌

最重要的觀念還是要告訴大家,今日你我習以為常的事物或觀念,是在歷史中不斷激盪與沈澱的產物,它們都有脈絡可循。譬如最簡單的,中國音樂原本是沒有「和聲」(Harmony)觀念的,自然也沒有和弦(Chord)的記載方式,所以現在我們所聽到的「國樂團」或「中樂團」,都是所謂「中樂西化」或「交響化」的產物呢!而這樣我們也就可以明白,為何華語流行歌曲中常會聽到五聲音階在上,西方和聲在下,但是用法不是西式而是中式的「作曲法」囉!

即便如現在的西洋古典學院訓練,在和聲與和絃上的訓練也是非常薄弱的,國內外皆然,這反而在爵士樂與當代音樂中被大量地強化,但並不表示只有爵士樂、流行樂可以用而已呀!而在台灣比較嚴重的狀況是,長年以來古典(西樂中樂)與流行分家的音樂教育方式,又跟世界的潮流更為脫節許久,其實,只要摸清脈絡,所謂樂理與風格,都是互通的,重點是要先放下彼此成見,增進瞭解,才有希望!

所以,所謂上海風爵士樂、百樂門、十里洋場、和平飯店、絕代風華...等,或許因為中國熱的興起,在兩岸三地變成許多行銷文案與附庸風雅的文案訴求,但是與其只是追求浮面的刻板印象與短暫的聲光效果,我倒寧願為文紀錄這些藝術文化的交匯融合關鍵時刻,並持續帶大家連結起這些看似斷裂的線索,讓「懷舊」不只是「懷舊」,而能「知古鑑今」。而為何這些國語老歌裡頭爵士、鄉村、探戈、倫巴等風格都有?裡頭也有大調、和聲小調、藍調等旋律與和絃聲影?自然也得搭著哆啦A夢的時光機,回到當時的世界,看著音樂文化在地球上來往交錯的足跡~





延伸閱讀:

上海爵士_百度百科(外部連結)

Buck Clayton 維基百科(外部連結)

黎錦暉 - 维基百科(外部連結)

黎錦暉與何日君再來 - 郝明義(外部連結)

“百代”唱片刻錄中國的百年沉浮 - 葛濤(外部連結)

從一首過農曆年常聽到的拜年歌認識和聲小調音階與吉普賽音樂

2012年四月27日啟彬與凱雅主講:「古早味的音樂饗宴-美國與台灣60年代的爵士、拉丁與搖滾樂」,爵士棧相關文章

從《港都夜雨》談到《Song For My Father》-不同時代的音樂人在致敬學習時所產生的「變種」

從台灣流行歌壇(或作場圈)認知的"Jazz"談如何找到你真正想學的音樂

是舞步還是音樂風格?從「吉魯巴」談起

沒有八國聯軍,就沒有清華大學—從中國清末的動亂談到比利時的火車工業

西方樂器中的鋼琴,何時來到中國?—淺談耶穌會教士們中西交流中的音樂部分

你我熟悉的廣告歌曲中之日本音樂元素與聊聊跟爵士樂的關聯

所謂的「崇洋」,應該是徹底去了解那個「洋」是什麼,然後想想我們可以做什麼,而不是直接聯想成「媚外」的「外」

小美人魚跑到上海去邊喝蘋果西打邊跳扭扭舞—回溯國語流行歌曲的音樂風格影響(一)